很多同学在夏令营开始之前,就已经准备“快人一步”,提前去联系导师了。但是先飞不一定早入林,不少同学在投递申请信息之后,开始因“我已经联系了导师,但一直没有回复”的尴尬情况,而陷入了持续的焦虑。
其实,对保研同学而言,无论从心理层面还是实际情况上,能早早结识导师,提早获得老师的肯定,都能视作给予自己的鼓励和支持。如果大家对于如何联系导师的问题感到迷茫,那么,希望这篇关于联系导师的干货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般来说,大家可以选择在获得复试offer后,直接发送邮件联系导师,这是最为直接与简单的方式。而当导师可以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offer的去留时(直博、理工科),大家也可以尽早结识、联系导师,为offer争取更大的可能,这类情况耗时长、需提前留意各种机会。
接下来,笔者就从联系什么样的导师、如何结识导师、如何获取联系方式、套磁模板等角度为大家答疑。
我该联系什么样的老师?
当大家确定了目标院校后,可以直接在院校官网“学院导师”一栏中,获得绝大多数导师的个人资料,其中包含职称、教育背景、论文、科研项目、教学荣誉等基本信息。揣摩透这份资料,就可以大致确定目标导师。
【看论文】
论文在评职称、拿项目等各方面都能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看老师的论文发表层次、发表时间,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揣摩老师的科研能力与意愿。比如,论文发表集中于2012年左右,2017至今论文发表较少,那么就可以考虑该类论文是否与职称评选等情况有关。若论文年发表量较为稳定,那么可以大致确定老师还是比较重视学术研究的。
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顶级期刊包括《SCIENCE》和《NATURE》、权威核心刊物包括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
接下来就是SCI(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类论文,一般上述都是具有较高价值的论文;
一般公开刊物论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即有期刊号CN/ISSN的论文)在这方面含金量相对不高。
【看科研】
科研项目类型分为三等,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为一类项目,如果意向导师有过数次拿国自然、国社科的经验,那么也就不必过度担忧你的研究生生活会因为没有课题而枯燥无味了!
科研项目的等级分类涵盖内容较多,不一一赘述,大家可以直接百度搜索进行比对~
【看头衔】
展开全文
我们时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头衔,比如以河流命名的珠江学者、紫江学者、三峡学者;以山命名的泰山学者、黄山学者、华山学者;以地域命名的三秦学者、三晋学者、黔灵学者
其实看头衔是否知名、认可程度高,我们只需要记住如下排名即可:院士、长江/杰青/千人、“四青”、百人/万人、博新计划,再就是各省、市级层面学者和校级层面学者。
【视个人情况综合决定】
了解导师的基础情况后,我们还需要根据我们个人的预期院校(985/211、北上广深)、目标专业(Top/双一流/学科评估A)、老师背景(本科院校/本硕博专业)来共同确定目标导师,这个选择过程其实没有绝对的标准。下面我选取了两个比较典型的示例:
(1)本科是双非院校,研究生想冲刺名校:选择本硕博学历依次进阶(双非—211—985、211—985—海外)的老师,或者寻找恰好与你本科院校相同或相似(同样是普本/坐落于同省市)的老师是比较好的选择。往往这样的老师,会更加理解你想进入名校深造的想法,也对这些地区的院校抱有好感,同时又不会那么重视你的本科背景。
(2)想跨保其他专业:寻找同样在本硕博阶段有跨保经历的老师。毕竟很多本硕博专业相同的老师,会担心跨保的学生没办法立刻上手进行科研,带这些同学也会比较吃力,由此可能会产生不愿意接受跨专业保研同学的想法。
总的来说,选择与你的想法、经历相似的老师作为目标导师,会为你争取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我该如何提前结识老师?
对于希望提前结识导师,获得导师首肯的同学来说,制造“不经意间的偶遇”是较好的选择。但该方法的实现难度较大,需要大家尽早准备。
通过竞赛、学术会议、本校讲座等活动
目前高校、协会、社团主办的各类竞赛大多会邀请本校、外校老师担任评委,那么初赛、复赛、决赛的答辩过程中、答辩结束后,都能成为结识老师的绝佳机会。大家可以寻找话题作为切入口,比如请老师为自己的参赛作品做点评、指导、给出改进意见等,在老师那里留下印象,后期持续与老师通过邮件互动,为保研做准备。而学术会议、参加本校举办的学术讲座等活动也如同竞赛一样,是初次获得老师印象的契机。
通过外校双学位、国内外访学交流等方式
选修外校双学位、访学交流是相比上述方法而言,能够为老师提供更多了解自己的机会与时间的方法。通过课堂互动、课下交流的形式,为自己获得初期良好印象,在保研前期与老师透露个人想法,那么你就比单纯线上邮件联系导师的同学领先许多啦!
我该去哪里寻找老师联系方式?
院校官网会提供绝大多数任教老师的电子邮件,如若途径无法实现,那么还可以在中国知网上查询老师发表的论文,在“作者简介”处会留有电子邮件。建议大家在初期联系导师时选择邮件联系,当老师表达乐于与你进行下一步的交流时,再表明想获得老师其他便捷联系方式的意愿,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
联系导师是个细致活儿,惊慌于“我什么都没有准备、没提前认识什么导师”的小伙伴也无需心急。确定目标导师,怀着诚恳的心态尝试邮件联系,相信你会得到心仪老师的肯定!
咨询师9097 Nicole
保送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硕
学习背景:普通院校管理学学士,本科获挑战杯国家二等奖、创青春湖北省三等奖等20余项奖励;
英语水平:一次性裸考,通过四级625、六级545,雅思28天自考7.0
课题论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学术年会及国际研讨会两项,承担省部级课题申报一项,主持大创立项三项;发表CSSCI/CSCD一篇、普刊三篇,熟练掌握spss/amos/eviews软件;
保研期间共获华科、东大、山大、大工、华东师大等985复试offer,另获南大、央财、社科院等博导认可与回复,深知双非同学在保研期间的困难与心酸,擅长工商/旅游/人文地理/会展/酒店等专业择校、笔面试、论文辅导及全程保过。
地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