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的快乐
完全可以比肩啤酒炸鸡,火锅烤串
为什么按摩后
我们会感觉放松又愉快?
市面上各式各样的按摩
又有哪些坑呢?
按摩为什么会感到酸爽?
说到按摩,大部分人的评价会是两个字:
酸 爽
按的时候很酸很痛,按完之后神清气爽。
按摩时,训练有素的老师傅常会反复按一个位置,那感觉就像皮肤里有个「滑溜溜的疙瘩」,在拇指之下反复横跳。
再坚强的人,只要这个「小疙瘩」被老师傅的无情铁手招呼两下,都会发出「嗷嗷」怪叫,仿佛一个要被捏死的小鸡仔。
这个疙瘩所在的位置,就是按摩的重点解决对象:
扳机点
(Trigger Point)
你的腰酸背痛脖子僵,可能都要怪它。
扳机点不仅仅让你肌肉痛
扳机点是一块按压时会激发疼痛的部位,绝大多数成年人身上都有,它与肌肉紧绷带中的一种敏感结节有关。
它的存在对于身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扳机点的第一个负面影响是:肌肉功能失调。
经常久坐的朋友们,一定感受过「肩颈僵硬」吧。就是感觉自己的脖子紧绷无力,活动范围也变小,跟被缓慢石化了一般,这种情况基本都与「扳机点」有关。
当某块肌肉变得「僵硬不作为」,还会连累到骨骼和附近其他肌肉,造成各种慢性劳损和体态问题。
扳机点的第二个负面影响是:
痛 痛 痛!
扳机点分为潜伏和活跃两种状态,潜伏的扳机点没有症状,只有在触碰时会疼痛;而活跃的扳机点则会主动产生慢性疼痛,医学上叫「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
更让人迷惑的是:
这个痛,不一定发生在扳机点的位置,也会在其他地方......被称为「牵扯痛」。
好的身体,为什么会存在扳机点?
你的扳机点很可能与久坐、驼背有关
目前,扳机点真正的成因尚不明确,比较主流的假说认为:扳机点主要由以下两类原因引起。
一类是大负荷的肌纤维损伤。
比如运动员或健身人士,因为训练肌肉长时间张力过大,会导致扳机点。
另一类是肌肉重复性的微创伤。
当某个区域的肌肉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些微损伤和炎症,促使肌肉的一些特定部位出现扳机点。
例如长时间久坐、头前伸等不良姿势,让颈背部肌肉紧张,产生肌肉微损伤。
此外,缺乏运动、缺乏维生素、睡眠障碍、关节问题,也可能导致各处的肌肉微损伤。
做个小实验
各位久坐的打工人、学生党,背部上斜方肌处大概率就有扳机点,可以根据图片标注「X」的位置,用手按着找一找。
真的摸到了?那你对应的红色区域可能经常出现酸痛、僵硬的问题。
扳机点这个位置,到底发生了啥?附近的肌肉又为什么会僵硬、酸痛?
从微观角度来看,正常的肌纤维,是一环环「肌小节」有序排列而成,能随着身体动作张弛有度的收缩。
但损伤和炎症等,让一条条肌纤维由中间某段「紧绷挛缩」在一起,甚至复合形成了可以触碰到的结节。
肌节挛缩成结节后,肌纤维弹性会变差,让人感到肌肉僵硬,灵活度下降。
结节区域还会非常紧绷,压缩周围的毛细血管,局部血液断供,导致代谢异常,引起炎症及疼痛。
扳机点一旦出现,就会一直存在。
除非采取一些干预手段,比如注射、喷雾治疗等,以及常见的......
按 摩
正确按摩能有效松解扳机点
通过正确手法,反复碾压扳机点,可以经外力分离肌小节,减少局部的血管压迫,增强血液循环和供氧。
简单说就是……用力把「小疙瘩」揉散一点。
这个过程很痛,但能一定程度松解扳机点,让肌小节恢复正常长度,所以才会有:按摩时痛,按完格外轻松的体验。
例如总是「肩颈僵硬」的职场人,可以尝试通过正确按摩,缓解紧张的斜方肌和菱形肌,恢复肌肉协调性,提高颈椎的灵活度,让头前伸等难看体态得到暂时的改善。
日常出现肌肉紧张、僵硬时,可以试着找找扳机点,用「可以接受的力道」按摩扳机点,能更有效地帮肌肉放松,缓解疲惫。
按摩时的力道和热度,有助于降低肌筋膜的张力,松解局部软组织,让人觉得浑身轻松。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就发现,与未按摩的肌肉组织相比,经过按摩的肌肉纤维更长,并且那些按摩力度重的肌肉组织比力度轻的肌肉更加强壮。
同时按摩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那些平时不容易受力的部位,也能被照顾到。
因此,当按摩师的双手开始“舞动”时,这就如同拧开了我们身体的快乐“开关”,真的能带来身心愉悦。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小编再提醒一下,一次按摩并不能真正消除扳机点,它还会再出现。更关键的是「控制或减少导致扳机点的原因」,简单说就是:
多动动
为什么别人按摩比自己按摩爽?
除了去按摩店,其实日常脖子不舒服时,我们也常常会自己捏一捏,但无论用什么样的姿势和力道,却总感觉像左手牵右手一样索然无味,比起趴在床上任按摩师傅「宰割」,舒服程度简直差了亿点点。
甭说按摩师傅,就算是对象给你随便按按,都比自己捏自己舒服一万倍,这到底是为啥咧?
1
越意外,越刺激
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躲避外界未知刺激以保护自我的机制,实现这一机制,需要大小脑之间的「梦幻联动」,而小脑扮演着控制中心的角色。
首先,大脑会感知外界刺激,并将这些「实际刺激」以神经信号的形式传递到小脑。当按摩师傅朝你打出一套「降龙十八掌」时,大脑会感知到颈部受到的实际「捶打疼痛」,并告诉小脑。
同时,大脑还会根据环境、记忆、行为等对刺激进行预测,预测得到的「虚拟刺激」也会输入小脑。按摩师傅下一掌打在哪里?力道如何?我们大脑对此一脸懵逼,所以预测出的虚拟刺激是有限而不准确的,但这个虚拟信号仍会传给小脑。
小脑会对两种信号进行计算、筛选,然后将包含「意外刺激」信息的神经信号传回大脑,引发我们对未知危险的感受和反应,比如疼痛、恐惧、躲闪等等,实际刺激与虚拟刺激差别越明显,意外刺激就会越强烈。
所以,别人给你按摩,实际刺激强,虚拟刺激模糊,小脑最终计算出别人的按摩属于「相对未知的刺激」并传回大脑,于是你的感受就是「又疼又酸爽」。
而那些完全在预料之中的刺激,比如自己抚摸自己,大脑很容易预测,实际刺激与虚拟刺激接近,小脑就会计算判定「没啥可意外的」,告诉大脑「别激动」,于是我们便毫无波澜。
所以,按摩这件事,就是要出「自己」不意,得别人按或者借助外部设备按摩,才会更加酸爽刺激。
2
越放松,越有效
另外,按摩时容易触发肌肉紧绷这一自我防御机制,大脑会指挥颈部相应肌肉进行适当收缩以抵抗即将到来的挤压与打击,以保护内部器官和组织。
这会使局部血管收缩,神经紧张,同时让按摩无法深入到肌肉内部的连接组织,达不到增强血液、淋巴液循环以及放松神经的功效。
很多怕疼或者容易紧张的小伙伴,自己按摩时容易绷紧肌肉,影响按摩效果。简单来说,边收缩边按摩,岂不是按了个寂寞?而按摩师傅给你按摩时会不断提醒你放松,外部设备按摩则能通过不同功能设置减轻疼痛感,你会更容易保持放松的肌肉状态。
除了身体本能的机制影响外,按摩力度、角度还有手法,也是影响按摩效果和体验的重要因素。
按摩真的能减肥吗?
既不用饿肚子,也不用运动,躺在床上“享受”完按摩就能瘦,类似的宣传语毫无疑问打动了无数女人的心。
按摩减肥,通常又被称为“经络减肥”。按摩师通过推、捏、拍、拉、撕等一系列操作,来“消除”脂肪。
事实上,不少经历过减肥按摩的人,都把这个过程称作“讨打”,几乎都是笑着进,哭着出。按摩完,瘦没瘦不好说,皮肤各处的淤青却少不了。
其实,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计算,就能明白按摩到底能不能减肥。
1克脂肪相当于9卡能量,而通常,跑步60分钟消耗的能量为360卡,那么换算下来,差不多需要跑2分钟左右,能消耗掉1克脂肪所产生的热量。不过,一般需要运动30分钟左右,脂肪才会开始“燃烧”。
更何况这只是理想情况。实际上,我们需要长期坚持运动,才能实现“燃脂”效果。
按上面的能量消耗量计算,按摩的时长和强度,几乎完全不可能达到减肥效果。而不当的按摩操作,则可能伤害到我们腹腔中重要的脏器和组织(肝、脾、肾等)。
为了一个不确定能否达成的收益(减肥),去承受可能丧生的风险,这怎么看都不值得。
这几个部位,按摩时要避开
了解了那么多不靠谱的按摩后,难免心有余悸。可是想到按摩后的舒服,又实在难以抗拒。那么,有没有安全按摩的法子呢?
其实,常规的按摩是可以做的,但那些宣传有各种“美容/减肥/长个”……等特殊效果的按摩,就大可不必贸然尝试了。
在常规按摩中,下面这几个关键部位要注意避开:
颈部:可能引起颈动脉内膜和中膜撕裂,出现颈动脉夹层,导致死亡;也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眼睛:可能导致青光眼及视力丧失(致盲)。
脊柱:可能导致偏瘫、瘫痪等严重后果。
这几类人,不要随便按摩
按摩虽好,但并非所有人都适用。以下这些人,按摩不仅没好处,还可能引发严重问题,最好不要按:
1.“三高”人群
2.颈椎病腰椎病患者
3.骨质疏松患者
4.皮肤及软组织有伤的患者
5.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最后,如果有不舒服
最好到正规医院
找专科医生来进行合理的推拿治疗
不仅能按得爽,也更加安全
祝大家都能舒爽又安全地按个好摩!
来源 | 综合整理自丁香医生、生物谷、腾讯医典等
图片|企业包图网图库
编辑|王思贤
审核|田雄狮 鲁红
▼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